公司哪些条件下可降薪5万
公司可在以下条件下对职员进行降薪,以达到降薪5万的目的:
1.经过公司与职员双方的协商,可以达成降薪的共识,这是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2.假如职员因不可以胜任目前工作而被企业单方调整工作职位,企业有权依据新职位的状况进行降薪处置。
3.若职员违反了企业的规章规范,企业可以依据内部规定对职员进行降职降薪的处罚。
4.假如公司使用的是结构性浮动薪资规范,那样在双方约定的薪资浮动范围内,公司也可以进行降薪调整。
这类条件下,公司可以参考实质状况,合理地对职员进行降薪,以达到降薪5万或其他具体数额的目的。
2、公司降薪是不是包含医疗期
找法网提醒,在公司降薪的状况下,医疗期内的职员并不包含在内。
1.假如职员因工伤需要医疗期,那样在工伤医疗期内,用人单位需要正常支付职员的薪资,不能进行降职降薪的处置。
2.对于患病医疗期内的职员,其薪资也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支付,且最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80%。
因此,无论是工伤医疗期还是患病医疗期,职员都有权维持原有些薪资福利待遇不变,公司不能在此期间对职员进行降薪处置。
降薪争议怎么办
面对降薪争议,职员与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解决。
1.双方可以尝试进行协商,寻求一个双方都能同意的解决方法。
2.假如协商不成,职员可以向当地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以寻求第三方的帮忙来解决矛盾。调解组织会依法进行调解,并努力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3.假如调解也不成功,职员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对争议进行公正的处置。
4.假如职员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渠道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在整个过程中,职员应充分知道我们的权益和法律规定,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