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律师入门 >

离婚案件不适合处置债务问题

www.kpxbj.com 2025-03-29 债权债务


离婚诉讼是一个综合诉讼,其中既涉及人身权又涉及财产权。在处置离婚案件中,各地法院一般的作法是将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债务一并处置。国内《婚姻法》第四十一条也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一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当一同偿还。一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些,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由于《婚姻法》有上述规定,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国内法院在处置离婚案件中常见的作法是将双方债权、债务一并处置,在离婚判决中把债务由哪个承担,债权归哪个所有都在判决主文中加以明确。虽然这种处置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可以在处置财产分劈上综合考虑债务分担、债权分配的状况,使处置结果更趋公平,但笔者觉得这种作法在理论上不符合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种种问题,所以我觉得在离婚案件中不适合处置债务问题。


1、离婚诉讼中处置债权、债务问题不符合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则。


当事人不告不理是民事诉讼的最基本原则。所谓不告不理是指诉讼程序的启动须由当事人发起,法院只在诉讼活动中居中裁判,处于一个消极仲裁者的角色。当事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法院无权主动进行裁判。民事诉讼实行“不告不理”,是对古罗马法院“没告诉人就没法官”的诉讼规则之延续,这既是尊重权利主体权利意愿的需要,也是程序正当的势必需要。民事诉讼之所以把不告不理作为最基本的诉讼原则,是由于解决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除采取诉讼方法外,还有其他有效渠道,如调解、协商或仲裁。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在不违反法律的状况下,舍弃我们的民事权利。所以,“不告不理”既是诉讼民主的反映,也是对封建“纠问式”审判的否定。


在离婚案件中,因其除财产关系外,还包含人身关系,所以当事人只能是夫妻双方,别人没办法参与到诉讼中。在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如双方均认同有债务,法院一般的作法是按法律规定判决债务由双方分担,并明确判令欠张某债务由哪个负责偿还,欠李某债务由哪个负责偿还。如此,法院就对张某、李某的债权进行了处置,但张某、李某并未参加诉讼,也尚未因债务问题向正在进行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倡导权利,即权利人并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倡导我们的权利,债权人还大概舍弃我们的债权,而法院却对债权人并未倡导的权利予以了处置,显然违反了法院处置案件所应遵循的不告不理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个要紧原则就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首要条件下,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别人利益的状况下,享有对我们的民事权利的处分权,国家机关不能干涉……这样来看,在债权人并未倡导权利时,应当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尊重当事人对民事实体权利及诉讼权利依法行使处分权,法院不应主动处置双方债务问题。法院在离婚诉讼中主动处置债权、债务的作法不符合诉讼的基本原则。

文书推荐:2024民政局离婚协议男方出轨离婚协议书范文离婚协议书范文电子档简单的离婚协议书范文新

Tags: 婚姻家庭 夫妻财产 夫妻债务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